时间: 2025-05-07 08: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8
午夜登嶓山
作者:范成大 〔宋代〕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
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
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
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
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
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
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
须知简书急,勿厌蓐食早。
但勤笔力淬,时助诗肠搅。
在炎热的夏夜,夜色显得格外沉重,我在高峦上乘凉。
猿猴在黑暗的树林中哀号,鬼怪在青色的火把下啸叫。
惊飞的鸟儿在树叶间颤动,虫鸣声充满了荒草丛生的地方。
远处泉水的声音伴随着我,山色近在咫尺却又似乎遥不可及。
我在梦中仍然见到风灯前的情景,而身子已如同云中的树木。
浮生本就有许多束缚,远道何时才能结束?
不仅是失眠的烦恼,还有那反复的白昼与黑夜。
我恭敬地想念天心的仁爱,确实有人在讨论民众的劳苦。
我怀念汉朝的诏书,来安慰蜀地的父老乡亲。
如同春天的台阶上升起,滋润如同及时的雨露。
须知简书是紧急的,请不要厌烦早晨的简单食物。
只要勤于磨练笔力,时常能助我诗情涌动。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曰“石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民众生活艰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午夜登嶓山》是一首充满孤寂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夜晚山景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索。开篇以“瘅暑严夜装”引入,夜的沉重感和燥热感立刻传达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猿猴的哀号与鬼怪的啸声交织,使得夜的孤寂更加明显,传递出一种惆怅的情绪。
诗中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泉声伴随,山色如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提到“浮生固有役”,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显示了人生的苦楚和不易。最后,通过对汉制诏与蜀父老的怀念,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山、泉、鸟、虫等元素交错,既是自然的描绘,也是心灵的映射,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反映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猿依黑林号”中的“号”指什么?
A. 叫声
B. 哭泣
C. 喧闹
诗人为何提到“我怀汉制诏”?
A. 表达对古代政策的怀念
B. 表达对现代政策的不满
C. 表达对皇帝的崇拜
诗中的“浮生固有役”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