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晚孤山》

时间: 2025-05-01 05:30:41

诗句

山夹寒云晚不收,蘋花洲渚雁声秋。

西湖处士无消息,落日丹枫处处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41

原文展示:

秋晚孤山
山夹寒云晚不收,
蘋花洲渚雁声秋。
西湖处士无消息,
落日丹枫处处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孤山的景色。山峦在寒云的包围下,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水面上漂浮着的蘋花和洲渚间传来的雁鸣声,显得格外凄凉。西湖的隐士没有音信,落日的余晖映照下,丹枫满山,愁绪四处弥漫。

注释:

  • 山夹寒云:山被寒冷的云雾包围。
  • 蘋花洲渚:水中生长的蘋花,洲渚指小岛或水边的沙洲。
  • 雁声秋:秋天传来的大雁鸣叫声。
  • 西湖处士:指隐居在西湖的文人或隐士。
  • 落日丹枫:夕阳映照下的红枫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端臣,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季的孤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隐逸文化。

诗歌鉴赏:

《秋晚孤山》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寂与惆怅。诗的开头“山夹寒云晚不收”,以寒冷的云雾映衬出秋天的萧条,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而“蘋花洲渚雁声秋”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秋天特有的悲凉气息。接下来的两句提到“西湖处士无消息”,使得诗意更加沉重,隐士的孤独感通过无音信的描写得以体现,而“落日丹枫处处愁”则将这种愁绪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与红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凄凉的画面,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夹寒云晚不收”:山被寒冷的云雾包围,傍晚的景色显得更加沉郁。
    • “蘋花洲渚雁声秋”:水面上漂浮的蘋花与飞来的大雁,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 “西湖处士无消息”:西湖的隐士没有音信,暗示了对隐士生活的关切。
    • “落日丹枫处处愁”:夕阳映照下红枫流露出的愁绪,展现了秋天的凄美。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夹寒云”与“落日丹枫”,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景物描写中隐含的情感,赋予自然以人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寒云:象征压抑与孤独。
  • 蘋花:代表自然之美,亦有凋零之感。
  • 雁声:寄托思乡与离愁。
  • 丹枫:象征秋天的美丽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蘋花洲渚”中的“洲渚”指的是:

    • A. 山
    • B. 水边的小岛
    • C. 田野
    • D. 城市
  3. 诗人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周端臣的《秋晚孤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但周端臣更强调孤独与忧愁,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心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王道士宗晋 题元璞上人壁 画江天晚色赠志学 己酉八月廿三日雨至廿六日乃开霁赋五言呈德常 赠沈文举 寄虞子贤 张心远访郯九成因书以寄 赠公远 赋德机徵君荆南精舍图 云槎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长一短 吉网罗钳 跌势 舟字旁的字 丑话说在前头 凵字底的字 汪古部 包含禽的词语有哪些 接受 肚束三篾 犇亡 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臼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余娇 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巧捷万端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