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3:06
浮世功名总是虚,从然轩冕又何如。
趁无日发来侵镜,好卖青山去荷锄。
贤圣一丘无用土,英雄几板可疑书。
生涯傥了寒暄计,独抱遗经亦有馀。
这浮华的功名都是虚幻的,既然如此,身处高位又有什么意义呢?趁着无日来临,干脆把青山卖掉去担着锄头。
贤人和圣人所耕种的田地也不过是无用的土壤,英雄的事迹在几本可疑的书中也难以考证。
人生若只是为了应酬,那我宁愿独自抱着留下的经典,反而觉得还有剩余。
“贤圣一丘无用土”是对历史上许多贤人圣人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之叹。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往往在后人的书籍中被曲解,难以考证其真实的价值。
这首诗以送别失官的友人为主题,借友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冷漠和对劳动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浮世功名总是虚”揭示了功名的虚幻,表明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使身处高官之位也无所谓,反而不如趁无日来临,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的农耕生活。
诗中“贤圣一丘无用土”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深刻怀疑,认为即使是智慧和才能卓越的人,也难以在权力的游戏中留下实质的价值。最后一句“独抱遗经亦有馀”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惜和对人际关系的淡泊,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功名的虚幻与劳动的真实,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真实价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浮世功名”是指什么?
A. 真实的名声
B. 虚幻的名声
C. 重要的地位
答案: B
作者对高官显贵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质疑
C. 渴望
答案: B
“独抱遗经”强调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知识的重视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