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芸居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14:15

诗句

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

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

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

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5

原文展示:

挽芸居二首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
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
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
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的英杰和灵魂依然存在,江湖中仍然流传着许多名人和美名。
家中有良田,书籍满屋,快乐的事情就像酒杯一样盈满。
书法绘画可以追溯到晋朝,诗歌的刊物几乎遍及唐代。
然而,如今的音容已不复存在,我在老去的时光中倍感凄凉。

注释:

  • 天地英灵:天地之间的杰出人物和灵魂。
  • 江湖名姓香:江湖中名人的名声依然芬芳。
  • 良田:指肥沃的土地,象征富饶。
  • 书满屋:屋里有很多书籍,代表文化的积累。
  • 乐事酒盈觞:欢乐的事情就像酒杯一样满溢。
  • 字画:书法和绘画艺术。
  • 追晋:追溯到晋朝的艺术成就。
  • 诗刊:诗歌的出版物。
  • 音容:指人的声音和容貌。
  • 倍凄凉:感到更加的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诗词创作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感情,常常反映出对历史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挽芸居二首》是周端臣在感慨岁月流逝、对往昔的追忆中写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已逝去的英杰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凉。

诗歌鉴赏:

《挽芸居二首》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个人衰老的惆怅。首句“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引入了对历史名人的怀念,强调他们的存在依然在文化中闪光。接下来的“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描绘了一个富饶而充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向悲凉转变,“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失落感。音容的消逝使得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奈,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良田”和“酒盈觞”,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象征着精神文化的丰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周端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传递了个人情感,也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英灵在:表达了对伟人和英雄的追忆,暗示他们的精神仍在。
  2. 江湖名姓香:名人的名声依旧流传,强调文化的延续性。
  3. 良田书满屋:表明物质生活的富饶与文化的积累。
  4. 乐事酒盈觞:指生活中的快乐和欢乐的氛围。
  5. 字画堪追晋:赞美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峰,追溯到晋朝时期。
  6. 诗刊欲遍唐: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影响,展示诗歌的广泛传播。
  7. 音容今已矣:表达对人的怀念,音容的消失带来失落。
  8. 老我倍凄凉:老去的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与悲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酒盈觞”比喻生活的快乐,生动形象。
  • 反衬:前半部分的富饶与后半部分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个人衰老的惆怅,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中蕴含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是一种对人生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灵:象征伟大的人物,代表历史的辉煌。
  • 江湖:指人际关系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 良田:象征富饶,代表物质生活的充实。
  • :象征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江湖名姓香”的理解,以下哪个选项最贴切?
    A. 江湖中的人名依然让人感到厌倦
    B. 江湖中的名人仍然被人们传颂
    C. 江湖的名声已经消失
    D. 江湖只剩下寂静

  2. “音容今已矣”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声音依旧动人
    B. 过去的朋友和亲人的音容已不复存在
    C. 音乐和声音仍然在
    D. 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C. 对艺术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挽韵居二首》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前者强调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中兴乐(即湿罗衣) 酒泉子 奉诏赋蜀主降唐 谒金门·秋已暮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婴意 攴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文房四艺 搜补 埙倡篪和 氏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饭囊酒畒 裹尸马革 役梦 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家万户 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时清海宴 敛翼待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