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闵谗狡二章》

时间: 2025-05-02 05:46:38

诗句

矫有谗狡,谗以戕类。

狡以媚其贵,谓不骞不坠。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38

原文展示:

矫有谗狡,谗以戕类。
狡以媚其贵,谓不骞不坠。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谗言与狡诈的危害,谗言可以伤害他人,狡诈则可以迎合权贵,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实际上却深藏阴险。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但最终却是被他人所操控。谁能说世上没有鬼怪?死后又有谁能制衡死亡?

注释:

  • :矫饰,掩饰。
  • :谗言,诽谤。
  • :狡诈,狡猾。
  • :伤害,致死。
  • :飞翔,腾空的样子。
  • :下落,掉落。
  • :控制,约束。
  • :暗指鬼神,象征不可知的力量。
  • :不仅指肉体的死亡,也暗指精神上的压迫。

典故解析: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可以解读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反映出对命运和权力的无奈,暗示着在世俗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清白,浙江诸暨人,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闵谗狡二章》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政治复杂,权臣权贵横行,谗言和狡诈在朝堂之上屡见不鲜。诗人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谗言与狡诈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阴险政治的直言不讳。诗中“谗以戕类,狡以媚其贵”,从词句上看,简洁有力,直指问题本质,显示出诗人对谗言与狡诈的深刻洞察。通过对“鬼”的提及,诗人不仅是在讨论生死问题,更是在探讨人性与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在权力游戏中,个体往往是被操控和牺牲的棋子。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深思,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矫有谗狡:意为谗言与狡诈相互交织,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 谗以戕类:谗言伤害他人,暗指社会中谣言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 狡以媚其贵:狡诈的人迎合权贵,通过谄媚来获取个人利益。
  • 谓不骞不坠: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后果,实则暗藏风险。
  •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人们认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但实际上却被操控。
  •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对生命与死后世界的思考,暗示难以逃避的命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谗狡”与“骞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律动感。
  • 比喻与象征:用“鬼”象征权力与命运的不可控,赋予诗歌更深的哲学意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谗言与狡诈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批判,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谗言:象征背叛与伤害。
  • 狡诈:象征权谋与阴险。
  • :象征不可知的命运与超自然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谗以戕类”指的是什么?

    • A. 谗言可以伤害他人
    • B. 谗言没有影响
    • C. 谗言是美德
  2. 诗中提到的“鬼”象征着什么?

    • A. 幽灵
    • B. 权力与命运
    • C. 生与死
  3. 诗人如何看待权贵与谗言的关系?

    • A. 积极支持
    • B. 讽刺和批判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飞来峰》:同样探讨了人性与命运,但更关注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 《春望》:则通过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 有感 感皇恩·虞美人花 感皇恩 感皇恩 煎香 感皇恩 感皇恩 感皇恩 感皇恩 感皇恩 感皇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糕的词语有哪些 主人翁 贵港市 不得其门而入 厄字旁的字 牵萦 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丑态毕露 孟织 金字旁的字 鱼尾赤 鼠字旁的字 包含娶的词语有哪些 听墙根 山字旁的字 站不住脚 谷字旁的字 优游少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