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38
矫有谗狡,谗以戕类。
狡以媚其贵,谓不骞不坠。
谓人莫尔制,而死制之。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
这首诗表达了谗言与狡诈的危害,谗言可以伤害他人,狡诈则可以迎合权贵,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实际上却深藏阴险。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不受他人控制,但最终却是被他人所操控。谁能说世上没有鬼怪?死后又有谁能制衡死亡?
“谁谓无鬼,孰制之死”可以解读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反映出对命运和权力的无奈,暗示着在世俗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力。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清白,浙江诸暨人,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闵谗狡二章》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政治复杂,权臣权贵横行,谗言和狡诈在朝堂之上屡见不鲜。诗人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谗言与狡诈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阴险政治的直言不讳。诗中“谗以戕类,狡以媚其贵”,从词句上看,简洁有力,直指问题本质,显示出诗人对谗言与狡诈的深刻洞察。通过对“鬼”的提及,诗人不仅是在讨论生死问题,更是在探讨人性与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在权力游戏中,个体往往是被操控和牺牲的棋子。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深思,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谗言与狡诈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批判,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
诗中“谗以戕类”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鬼”象征着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权贵与谗言的关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