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0:24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秩,每秩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尔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三年前,元微之为我整理文集并作序言。总共五十卷,每十卷为一秩,直到长庆二年冬,称为白氏长庆集。此后又有格律诗、碑文、序记、表赞等,按照类别附加在一起,合成卷轴。从五十一卷开始,继续编号。那时是大和二年秋,我已经五十七岁,眼目昏花,白发苍苍,衰老已久,拙劣的诗句也已增多。从此以后,应该是绝笔了。若我仍有余兴未尽,偶尔作一首诗,也未必自知。因此附上前集以报答微之,所以再次在卷首写下这段序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歌而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后序》写于白居易年迈之际,回顾自己文集的整理过程,感慨岁月流逝与创作的衰退。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己艺术生涯的反思。
《后序》不仅是对个人创作历程的总结,也是对生活和友谊的一种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创作的自省。诗中提到的“白发苍苍”,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年老体衰,也反映出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一直以来以通俗易懂著称,而《后序》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通过对文集的回顾,他不仅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成就,也在传达一种对文学的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敬畏。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己人生和创作的总结,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谢意。
白居易的《后序》主要是对哪位朋友的致谢?
白居易在《后序》中提到自己多少岁?
诗中提到的“绝笔”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