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作二首》

时间: 2025-04-26 21:59:32

诗句

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

何独徇名人,终身役心力。

来者殊未已,去者不知还。

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

犹胜不悟者,老死红尘间。

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

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

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

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9:32

偶作二首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
何独徇名人,终身役心力。
来者殊未已,去者不知还。
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
犹胜不悟者,老死红尘间。
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
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
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
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

白话文翻译:

战马在春天放归,农牛在冬天歇息。
为何只有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终身都在耗费心力?
来的人似乎还未停止,离去的人却不知何时能归来。
我如今明白已晚,六十岁才开始退隐闲适。
比起那些到老都不明白的人,我的境遇已经算是好。
名声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也未曾得到多少羡慕。
事物也没有大小之分,我已经对许多事情感到厌倦。
这样常常自我折磨,反过来或许能够自得其乐。
这个道理知道很简单,但付诸实践却是非常困难。
不要相信他人的空洞言辞,你应该亲自去看待事情。

注释:

  • 战马:指骑兵战马,表现出战争和劳作的对比。
  • 农牛:指耕作的牛,象征着农民的辛劳与安宁。
  • 徇名人:追逐名利的人。
  • 红尘:指世俗尘世,寓意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此理知甚易: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富有社会关怀,常常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的作品涵盖了政治、风俗、情感等多个领域,尤其以《琵琶行》、《长恨歌》等长篇叙事诗闻名。

创作背景:

《偶作二首》是白居易在晚年创作的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名利的看法。正值唐代社会变迁时期,白居易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反思,表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农耕,展示了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和状态。诗人开头以“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引入,既表现出对动植物的观察,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接着,诗人以“何独徇名人,终身役心力”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批判,显示出他对名利的不屑与反感。诗中提到的“来者殊未已,去者不知还”,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直面自己的内心,表达了“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的自省,感叹自己在追名逐利的路上所耗费的青春。与那些终老红尘却不知自悟的人相比,他已然觉悟,虽觉悟已晚,却依然珍惜这份清醒。

接下来的句子揭示了名和事的相对性,诗人坦言名声的高低与个人的价值并无绝对关系,生活中的事物也没有大小之分。最终,诗人总结道,自我折磨与自我安慰之间的选择是人生的常态,而理解这一点虽易,但要实践却是困难的。

整首诗通过质朴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给读者带来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通过春天与冬天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节奏和角色的转变。
  • 何独徇名人,终身役心力:质疑为何只有追逐名利的人耗尽心血,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批判。
  • 来者殊未已,去者不知还:人生无常,来去匆匆,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自我反省,早年追逐名利,如今才懂得隐退。
  • 犹胜不悟者,老死红尘间:与那些不懂得人生道理的人相比,自己在晚年有所觉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 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名声的高低并无实质意义,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 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无论大小事务,诗人已对许多事情感到厌倦。
  • 如此常自苦,反此或自安:自我折磨与自我安慰,强调内心选择的重要性。
  • 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对道理的理解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
  • 勿信人虚语,君当事上看:不要轻信他人的空话,强调实践的重要。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战马”与“农牛”的对比,展示出生活的两面。
  • 反复:在名利观念上的重复,强调诗人对名利的看法。
  • 隐喻:通过“红尘”隐喻世俗的纷扰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对名利的追求与放弃、以及内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安宁的向往,最终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马:象征战争与名利的追逐。
  • 农牛:象征安宁与朴实的生活。
  • 红尘:象征世俗的繁杂与人生的无常。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战马”和“农牛”分别象征什么?
    A. 战争与安宁
    B. 名与利
    C. 春与冬

  2. 诗人认为追逐名利的人有什么特点?
    A. 终身役心力
    B. 享受生活
    C. 无所事事

  3. 诗中“此理知甚易,此道行甚难”表明了什么?
    A. 理解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B. 人生的简单
    C. 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社会关怀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苦难,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个人的内心体验与反思。
  • 白居易 vs. 李白:李白的诗歌往往充满豪情与奔放,而白居易则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反映生活的哲理,二者在风格和表达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 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题贵溪翠颜亭二首 和王宣义买菊栽二首 菩萨蛮(赠舞姬) 满庭芳(西园月夜赏花) 感皇恩(晚酌) 春词 其三 游翠峰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昏忳 檀妆 瓜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灰灺 中看不中吃 凝瞩不转 身字旁的字 运智铺谋 委信 心手相忘 包含铭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惊心丧魄 非结尾的成语 包含赴的成语 康阜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