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23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作者: 苏轼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施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这首诗描绘了扇子上画的高山险峻,宛如天际的绝壁。谁用大圆镜子来测量这些山水,巧妙地将它们引入了我的窗户之中?这幅画是从一位年长的画师那里得来的,他喝醉了酒。常常怀疑画中是否有人物,实际上那幅画中自有云梦之地。千峰岩石尽在我的掌握之中,轻松地用手指划动就能决定用舍。自己低昂起伏却不自觉,怨恨寄托在儿女身上。虽说短屏曲折,但我高枕无忧,感谢这份安逸。出家并非今日之事,法水能洗净一切污垢。浮游在云间,悠然坐在柳树下。忘却了紫翠之间的繁杂,与友人一起共度白头之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风格豪放,不拘一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得知好友吴子野即将出家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选择出家生活的理解与祝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这首《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通过扇子上画的山水,营造了出家之人心中向往的清净与超脱。诗的开头描写了扇子上的山,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美丽,这样的意象不仅令人在视觉上感受到震撼,也引发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谁施大圆镜”,寓意着艺术的完美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是对画作的赞美。而“得之老月师”则流露出对朋友的怀念与祝福,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在这首诗中,苏轼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在世俗之中浮沉,人们往往会被外物所累,然而真正的安定与宁静,来自内心的觉悟与释然。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达观的态度,特别是最后几句,提到“浮游云释峤”,不仅是对出家后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诗的结尾“相与到白首”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与友人共度余生的愿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洒脱与深厚的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苏轼的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什么?
A. 友情
B. 出家生活
C. 山水景色
D. 生活哲理
填空题: 本诗提到的“老月师”是指__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千岩在掌握”表达了对自然的无奈。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