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2:54
原文展示: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微风轻柔,听不到喜鹊的鸣叫来报喜讯。我却羡慕那寒梅,最先感受到春风的到来。捧着一张香纸,上面写尽了回文机中的情思。想要再卷起纸张重读,想要一遍又一遍地读,直到千遍万遍。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友人书信的思念之情。通过梅花与春风的意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得书)》以清晨的微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晓来风细”,就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然而,紧接着“不会鹊声来报喜”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缺失,喜鹊不来,不禁让人想起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诗中“却羡寒梅”一语,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羡慕。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悟。
“香笺一纸”则转向了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诗人在此感慨,纸上写满了思绪,仿佛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读遍千回与万回”展现了他对这份情感的无尽回味,表达了情感的深厚与细腻。
整首诗在温柔的春风与孤独的思念中交织,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微风、梅花的坚韧和书信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渴望。情感基调温柔而又带有一丝忧伤,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不会鹊声来报喜”,其中“鹊”指的是什么?
“却羡寒梅”中的“寒梅”象征着什么?
诗中“香笺一纸”主要指代的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得书)》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索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上的异同。苏轼侧重于对友情与思念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于爱情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