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43
法镜寺
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在他州的我身处危境,勉强支撑着度过艰难困苦。
心神受伤在于山行的深邃,愁苦使我对古老的崖寺感到失落。
明月照耀着清澈的山水,萧瑟的寒风中竹叶聚集。
山根水流潺潺,松树上细雨轻轻落下。
云雾在清晨中渐渐散开,初升的太阳又隐又现。
朱红的屋檐半遮着光芒,窗户透出闪烁的光辉。
我倚着拐杖,忘却了前期的苦难,走出山萝已是正午。
遥远的子规在冥冥中啼叫,眼前的小径已不再可寻。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早年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战乱及个人遭遇逐渐沦为穷困潦倒的流亡者。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法镜寺》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的某个时刻,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深刻交融,透露出杜甫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
《法镜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头两句“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直接揭示了杜甫身处异乡的困境与艰辛,显示出他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感受。接着通过“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古寺的感伤之情,似乎在追忆过去的宁静与美好。
在自然描写上,杜甫用“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共鸣。而“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诗中“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一联,子规的啼鸣仿佛在提醒诗人生命的无常与失去的时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惆怅,隐含着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反思、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杜甫在《法镜寺》中身处何地?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朱甍半光炯”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