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法镜寺》

时间: 2025-05-01 01:22:43

诗句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43

原文展示:

法镜寺
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白话文翻译:

在他州的我身处危境,勉强支撑着度过艰难困苦。
心神受伤在于山行的深邃,愁苦使我对古老的崖寺感到失落。
明月照耀着清澈的山水,萧瑟的寒风中竹叶聚集。
山根水流潺潺,松树上细雨轻轻落下。
云雾在清晨中渐渐散开,初升的太阳又隐又现。
朱红的屋檐半遮着光芒,窗户透出闪烁的光辉。
我倚着拐杖,忘却了前期的苦难,走出山萝已是正午。
遥远的子规在冥冥中啼叫,眼前的小径已不再可寻。

注释:

  • 身危:处于危险之中。
  • 他州:指他地方,指身处异地。
  • 终劳苦:最终还是要经历辛劳和苦难。
  • 神伤:心情受伤,精神受到打击。
  • 婵娟:月亮的美好形象。
  • 碧鲜净:形容水清澈而鲜艳。
  • 萧摵:形容寒冷与凋零的景象。
  • 冉冉:缓慢而轻柔的样子。
  • 朱甍:朱红色的屋顶。
  • 拄策:依靠拐杖,表明年老或身体虚弱。
  • 子规:杜鹃鸟,常被用来象征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早年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战乱及个人遭遇逐渐沦为穷困潦倒的流亡者。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法镜寺》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的某个时刻,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深刻交融,透露出杜甫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法镜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头两句“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直接揭示了杜甫身处异乡的困境与艰辛,显示出他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感受。接着通过“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古寺的感伤之情,似乎在追忆过去的宁静与美好。

在自然描写上,杜甫用“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共鸣。而“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诗中“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一联,子规的啼鸣仿佛在提醒诗人生命的无常与失去的时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惆怅,隐含着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身处陌生的地方,生活艰难,常常感到危机重重。
  •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内心伤感,山行的深远使他感到孤独,古老的寺庙也让他感到愁苦。
  •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清澈的水面如明月般美丽,笼罩在寒风中的竹叶显得萧瑟。
  •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山脚的水流声潺潺,松树上轻柔的细雨静静落下,流露出宁静之美。
  •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晨雾逐渐散去,初升的太阳若隐若现,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朱红色的屋顶映衬着半明的光辉,窗户透出闪闪的光亮,似乎在展示生命的美好。
  •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依靠拐杖,忘却了之前的艰苦,走出山萝已是正午,传达出一种释然的态度。
  •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远处子规的叫声回荡在耳边,原本的小路已不再可寻,暗示着丧失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境,表现内心感受。
  • 拟人:对自然的描写赋予人性,使情感更具表现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反思、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困境与孤独,同时也指向心灵的深邃。
  • :常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逝去。
  • :代表美好与纯净,抒发对往昔的怀念。
  • 子规:象征着哀伤与失去,反映生离死别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法镜寺》中身处何地?

    • A. 自家
    • B. 他州
    • C. 庙宇
    • D. 山顶
  2.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D. 一种鱼
  3. “朱甍半光炯”的意思是:

    • A. 屋顶的颜色
    • B. 光辉的屋顶
    • C. 半遮光的屋顶
    • D. 屋顶的装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对比:杜甫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李白则更强调自由洒脱与自然之美。
  • 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偈三首 偈三首 偈三首 天台山中 点绛唇 和庞学士 登千佛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晋之匹 全军覆灭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小字头的字 龂龂 盘互交错 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顺趋 面字旁的字 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对空台 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累开头的成语 蜗角蝇头 洞天圣酒将军 美人计 骨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