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22
送王郎中知江阴
持归霄汉青绫被,
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
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
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
弟兄谁似李文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郎中前往江阴的送别。诗人希望王郎中能带着青绫被回到天空,去欣赏吴地的白马潮。诗中描绘了渡江的场景,寒浪伏击,鼓声叠起,铙声阵阵,迎入江阴的云彩飘荡。鱼在杨柳间穿梭,夸耀着鲸脍的美味;人们采摘芙蓉,学习那细腰的姿态。最后诗人感慨,家中有三棵槐树为太守,自己的兄弟中,谁能像李文饶那样出色呢?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政治主张著称,倡导变法,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进步。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郎中即将前往江阴任职之际,王安石以此诗表达对好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送王郎中知江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与江阴的美丽风光相结合。开篇用“持归霄汉青绫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接着描绘了吴地的壮丽潮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将要踏上的旅途的向往与期许。之后的几句,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鱼穿杨柳和人采芙蓉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最后,诗人以“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身成就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绫被”象征什么?
A) 温暖与思念
B) 财富与地位
C) 自由与快乐
D) 美丽与优雅
“鱼穿杨柳夸鲸脍”中的“鱼”代表了什么?
A) 财富
B) 生机
C) 忧愁
D)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送王郎中知江阴》与李白的《送友人》均为送别诗,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而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