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四台笠》

时间: 2025-05-06 02:30:46

诗句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

二物应时须,九州同我服。

欲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

君思周伯阳,所愿岂华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46

原文展示:

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四台笠》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
二物应时须,九州同我服。
欲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
君思周伯阳,所愿岂华毂。

白话文翻译:

耕作时需要春雨滋润,锄草时又要秋阳的暴晒。
这两样东西都是应时所需,整个九州都要归顺于我。
我想成为生少之士,得到这些就已心满意足。
你想的周伯阳,他所愿求的难道是奢华的车马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耕作,种地。
  • :指锄草,除去杂草。
  • :滋润,湿润。
  • :强烈的阳光。
  • 九州:指中国。
  • 生少:生少之士,指志向高远、追求简朴的人。
  • :向往,追求。
  • 周伯阳:指周处,古代隐士,追求高洁的生活。

典故解析: 周伯阳(周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以其高洁的品德和简单的生活而受到尊重。诗中提到他,表明了对简朴与真实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动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农耕季节中创作的,旨在表达对自然和农作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台笠》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农作的艰辛与美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春雨和秋阳的对比,展现了农作的季节性和不可控性,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认为只要能获得应有的自然资源,就能够心满意足。最后提到周伯阳,强调了对简朴生活的崇尚,与当时社会普遍追求奢华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生动且富有哲理,令人深思。王安石通过描绘自然与劳动的结合,唤起人们对朴素生活的珍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春雨滋润土地,秋阳则热烈照耀,强调农耕与气候的密切关系。
  • 二物应时须,九州同我服。:这两种自然现象是耕作所必需的,整个国家都应顺应自然。
  • 欲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我只想成为那种追求简单生活的人,只要拥有这些自然条件就感到满足。
  • 君思周伯阳,所愿岂华毂。:你想的周伯阳,他所追求的难道是华丽的车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雨濡”和“秋阳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自然对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追求,反映了王安石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阳:象征热烈与艰辛。
  • 九州:象征广阔的国家与人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台笠》主要描绘了哪两种自然现象? A. 春雨和夏风
    B. 春雨和秋阳
    C. 秋风和冬雪

  2. 周伯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奢华
    B. 追求自然与简朴的生活
    C. 仕途荣耀

  3. 诗中提到的“生少”指的是? A. 生活富足的人
    B. 追求简朴生活的人
    C. 贫困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诗》系列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其他王安石的诗作,如《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安石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两者都强调自然与农耕生活,但王安石更注重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的结合,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隐逸的境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宋代文学与社会变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十九 山居杂诗九十首 寒北行 问讯子忱游天台 戏妙德二偈 山居杂诗九十首 谢卫太尉送新酒 题显恩寺 山中二首 和曾谹父见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精金百炼 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叫号 末结尾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易如拾芥 真真实实 魂颠梦倒 歺字旁的字 刓方为圆 画片 爱结尾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窃的成语 同日而语 油光晶亮 称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