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06
题八功德水
王安石
欲寻阿练若,
曳屐出东冈。
涧谷芳菲少,
春风著野桑。
想要寻找阿练若(即阿练若的身影),
我拖着木屐走出东面的山岗。
山涧谷地的花香和芳菲很少,
春风轻拂时,才会映衬野桑的生长。
此诗的题材与“功德水”相关,功德水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清净、智慧和慈悲。王安石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其在世俗中的稀缺。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改革,关注民生,作品以诗、文、词等多种形式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某一阶段,反映了他在治理国家与处理个人情感之间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他的内心世界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美。开篇的“欲寻阿练若”立刻引起读者的兴趣,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象征美好或理想的存在,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曳屐出东冈”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画面,仿佛是诗人在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涧谷芳菲少”则暗示着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美好事物是稀缺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一句“春风著野桑”则是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引入,让人感受到在这稀少的芳菲中,依旧存在着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思考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出希望与生命的乐观情绪。
诗词测试:
诗中“阿练若”指代什么?
“涧谷芳菲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题八功德水》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但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