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用前韵送彪德美》

时间: 2025-05-09 02:52:26

诗句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

读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

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

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

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

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

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

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26

原文展示:

用前韵送彪德美 张栻 〔宋代〕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 读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 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 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 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 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 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 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

白话文翻译:

曾经嗜好珍贵的美味,短绳难以汲取深井的水。 读书不能启发智慧,只是沉迷于书本。 更何况翻阅异端邪说,浩渺的潢流难以遏制。 岂知言语之外,妙在细微的心思。 本来没有古今的差异,岁月匆匆流逝。 五峰讲学的地方,叹息风雨的侵蚀。 从前约定同行,旧游令人感伤追忆。 凤凰不可见,修竹留下清阴。 斯文未曾丧失,千年发出美妙的音韵。 春风充满天宇,鱼鸟自由飞翔。 河流贯穿天际,小舟胶着在浅水。 精神交流只有你,妙处只需轻吟。 文会不易得,不应归隐故林。 你无泉石之癖,何须针砭膏肓。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绠:短绳子,比喻能力有限。
  • 书淫:沉迷于书本。
  • 潢流:浩大的水流,比喻异端邪说。
  • 惟微心:细微的心思。
  • 谩骎骎:匆匆,迅速。
  • 五峰:指五峰山,讲学之地。
  • 怆:悲伤。
  • 鸣凤:凤凰,比喻贤才。
  • 修竹:高大的竹子。
  • 韶音:美妙的音乐。
  • 芥舟:小舟。
  • 胶寸涔:胶着在浅水。
  • 神交:精神上的交流。
  • 文会:文人聚会。
  • 泉石癖:对山水的热爱。
  • 膏肓:比喻病入膏肓。

典故解析:

  • 五峰讲学地:指五峰山,是古代文人讲学的地方,象征学问的传承。
  • 鸣凤不可见:比喻贤才难寻。
  • 斯文天未丧:指文化传统未曾断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用前韵送给友人彪德美的,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读书、讲学、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讲学、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诗中“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认为学问如同深井之水,需要深厚的功力才能汲取。“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则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忧虑,担心学问在风雨中受损。“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认为与友人的精神交流是最为珍贵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刻理解,认为学问如同深井之水,需要深厚的功力才能汲取。
  2. 读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批评了沉迷于书本而不能启发智慧的现象。
  3.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表达了对异端邪说的忧虑,认为其如同浩渺的潢流难以遏制。
  4. 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强调了言语之外的细微心思的重要性。
  5.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古今无异的感慨。
  6. 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忧虑,担心学问在风雨中受损。
  7.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
  8. 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比喻贤才难寻,但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9.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表达了文化传统未曾断绝的信念。
  10. 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景象。
  11.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比喻人生的困境和局限。
  12. 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认为与友人的精神交流是最为珍贵的。
  13.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表达了文人聚会的难得和对归隐的否定。
  14. 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认为友人无需针砭膏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短绠难汲深”比喻能力有限,“潢流渺难禁”比喻异端邪说难以遏制。
  • 拟人:如“岁月谩骎骎”将岁月拟人化,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作者通过对读书、讲学、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强调了学问的深厚功力、学问传承的忧虑、友情的珍贵以及文化传统的未曾断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绠:比喻能力有限。
  • 潢流:比喻异端邪说。
  • 五峰:象征学问的传承。
  • 鸣凤:比喻贤才。
  • 修竹:象征美好的事物。
  • 韶音:象征美妙的音乐。
  • 春风:象征自然的美好。
  • 河流:比喻人生的困境。
  • 芥舟:比喻人生的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绠难汲深”比喻的是什么? A. 能力有限 B. 学问深厚 C. 时间流逝 D. 异端邪说

  2. 诗中“五峰讲学地”象征的是什么? A. 学问的传承 B. 友情的珍贵 C. 自然的美好 D. 人生的困境

  3. 诗中“神交独吾子”表达的是什么? A. 对学问的深刻理解 B.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C. 对文化传统的信念 D. 对自然美好的描绘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学问传承的忧虑。
  • 吕祖谦的《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统的信念。

诗词对比:

  • 张栻的《用前韵送彪德美》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学问传承的忧虑,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张栻的《用前韵送彪德美》与吕祖谦的《与朱元思书》: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统的信念,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对张栻的诗风和思想有详细的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的介绍,对理解张栻的诗作有帮助。
  • 《张栻全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栻诗作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 临江仙 临江仙 鹧鸪天 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 鹊桥仙 蓦山溪 蓦山溪 鹧鸪天(正月十四夜) 鹧鸪天(许总管席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轻裘缓辔 色胆迷天 贪权窃柄 己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云涌飙发 尢字旁的字 应声虫 直言极谏 追旧 彫章镂句 宥贷 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爿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包含惶的成语 魂飘魄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