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辋川集。柳浪》

时间: 2025-05-04 00:24:01

诗句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4:01

原文展示: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和水的景象,树影在清澈的水面上摇曳,令人感到春风中的离愁别绪。诗人感叹自己不想像那些在御沟上游玩的游人那样,因为春风带来的离别之苦让他心生伤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行:指垂柳的枝条分开,延展向外。
  • :连接,这里指柳树相接。
  • 绮树:美丽的树,通常指柳树。
  • 倒影:水中的影子。
  • 清漪:清澈的水波,形容水面波动。
  • 御沟:指皇家园林中的水渠。
  • 春风:春天的风,通常带有温暖和生机,但在这里也带来别离的伤感。
  • 伤别离:感到离别的痛苦。

典故解析:

  • 御沟:唐代皇宫附近的水渠,常是文人雅士游玩的场所,象征着富贵和闲适的生活。诗人在此处提及,暗含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湘川,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尤其擅长表达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王维的诗风清新淡雅,富有哲理,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柳浪》作于王维晚年,诗人在经历人生的起伏与别离后,愈发感受到春风带来的伤感与离愁。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亦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思。

诗歌鉴赏:

《柳浪》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柳树与水面倒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分行接绮树”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描绘了柳树枝条的柔美与婀娜,带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接着“倒影入清漪”则通过水面上树影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仿佛让人置身于这如画的春景之中。

然而,诗的末尾却转入了伤感的情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王维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游乐的淡漠与对人情别离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春风本应带来生机与希望,但对他而言,却成了伤感的源头。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验之间找到了平衡,体现了王维独特的诗歌风格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分行接绮树:柳树的枝条伸展,形成优美的景象。
  • 倒影入清漪:柳树的倒影在清澈的水中波动,增添了生动的画面。
  • 不学御沟上: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去模仿那些在水边游玩的游人。
  • 春风伤别离:春风带来的却是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与水的形象比喻诗人内心的情感,柳树的柔美对应着诗人内心的柔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柳树与春风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伤感,反映了王维对于生命、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温柔和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水波: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春风:本应带来温暖与生机,却在诗中成为伤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分行接绮树”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 A. 桃树
    • B. 柳树
    • C. 樱花树
    • D. 桂花树
  2. “春风伤别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御沟”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贫穷生活
    • C. 战争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柳浪》都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思考,而后者则重点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离愁。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步虚词 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城西行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伤段右丞(江湖旧游,南宫交代) 竹枝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相和歌辞。阿娇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石字旁的字 挑唇料嘴 以不变应万变 护卫艇 麻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情非得已 癶字旁的字 热泪盈眶 弩下逃箭 实践论 包含骛的词语有哪些 出薪 包含行的成语 深文傅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