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鹿柴》

时间: 2025-05-04 00:25:23

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3

原文展示:

鹿柴
作者: 王维 〔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但只听见人声的回响。
落日的余晖照进深林,再次映照在青苔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山:空旷的山林,指静谧、无人居住的地方。
  • 不见人:看不到人,强调环境的清幽和孤寂。
  • 人语响:人声回响,表明虽然看不见人,但依然能听到声音。
  • 返景:指夕阳的余辉。
  • 深林:深邃的树林,暗示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 复照:再次照耀。
  • 青苔:生长在石头或地面上的苔藓,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空山”、“深林”等意象常见于古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鹿柴》创作于王维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刻体验。此时,王维正值中年,生活经历丰富,心境愈加平和。


诗歌鉴赏:

《鹿柴》是一首典型的王维山水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人心的归宿感。开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直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让读者感受到山中无人,只有声音的回响,这种孤独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接着“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余晖透过树木洒在青苔上,展现了夕阳的温柔与自然的美丽。青苔的存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淀,暗示着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整首诗以一种自然流畅的节奏,描绘出一个静谧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享受。

王维在这首诗中运用简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令人心驰神往,追求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不见人:强调孤独的环境,隐喻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2. 但闻人语响:虽然看不见人,但能听到回响,暗示人与自然的联系。
  3. 返景入深林:夕阳的余晖穿透树林,展现自然的光影变化。
  4. 复照青苔上:余晖照在青苔上,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营造宁静的氛围。
  • 意象:山、林、青苔等意象,富有生机,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 人语:代表着人类的存在与社会的喧嚣。
  • 深林:象征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 青苔: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鹿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青苔”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繁荣
    D. 安静

  3. “空山不见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宁静
    C. 失落
    D. 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山居秋暝》
  2. 李白的《静夜思》
  3.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回忆,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王维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4. 《王维的艺术世界》

译文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注释

相关查询

冬日宴郭监林亭 送从叔牧永州 冬夜赠别友人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白发叹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 宴桃源 浣溪沙 水调歌头 其二 红梅 夏初临 其二 婺州郡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屙金溺银 鹵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块儿 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上善 鸭步鹅行 包含甜的成语 鸾吟凤唱 探竿影草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糸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离立 閠字旁的字 主守自盗 袖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