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7:54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在马上遇到了寒食节,愁绪中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可怜我在江边望去,却看不见洛阳的人。
北方的极地怀念着明主,南方的海洋却让我沦为逐臣。
在故乡令人肠断的地方,日夜新生的柳条显得格外惆怅。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寒食节,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节日的孤独与愁苦,思念故乡的情感油然而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使得诗人对理想的追求更加深刻。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作品。开篇便以“马上逢寒食”引入,迅速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寒食节本是祭奠先人的日子,但在诗人的叙述中,却显得格外孤独,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一句,情景交融,诗人站在江边,望向远方,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愈发强烈。洛阳作为古都,象征着繁华与安宁,诗人却无法与故人相聚,增加了孤独感。
接下来的“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则揭示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不满与无奈,北极象征着理想中的明主,而南溟则暗喻被贬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柳条的生长与诗人内心的断肠之痛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生命力,也突显了诗人心中的悲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情感深邃而复杂,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政治的反思。
寒食节的起源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表现?
“北极怀明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