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12
渡汉江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后的复杂心情。诗人感叹与故乡的音信中断,经历了漫长的冬春季节,心中对故乡的情感愈发怯懦,甚至不敢去询问路人关于故乡的消息。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即与家乡的联系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淡化,归乡之路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作者介绍: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文,唐代诗人,曾任中书郎。其诗歌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时期,诗人可能在外征途中,因战争或其他原因与故乡失去联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归乡的恐惧。
《渡汉江》是一首抒情诗,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岭外音书断”便直接抒发了与故乡的联系已断,带有浓重的孤寂感。随着“经冬复历春”的描写,诗人用时间的流逝来强调思乡之情的深重。这种孤独感与时间的无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心中生出更多的怯懦和不安。
“近乡情更怯”的情感转折,表现了人们在归乡时往往会感到的复杂心理。归乡的渴望与对未知的恐惧交织,使得诗人内心充满矛盾,甚至不敢向他人询问家乡的消息。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即将归乡却又心生怯意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简练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表现了人在外漂泊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归乡时的复杂心理。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常见,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离愁别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A. 充满期待
B. 充满愁苦
C. 中立
D. 无所谓
“经冬复历春”中,诗人用什么来体现时间的流逝?
A. 季节变化
B. 生命轮回
C. 经济发展
D. 战争变迁
诗中“近乡情更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心
B. 恐惧
C. 高兴
D. 无聊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宋之问的《渡汉江》相比,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加具体和直白。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基调相对轻松。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