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0:56
久客还乡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短檐纱帽旧麻衣,
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
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
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
江淮百姓政流离。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久居异乡的人回到故乡的情景。诗人穿着旧麻衣,头戴着短檐的纱帽,手持铁杖,步履缓慢,显示出年老体衰的状态。老年人往往被视为无用之物,谁又能说出何时能够真正归家?在丰收的年头,村庄里家家都有酒,秋天的楼台上到处都是诗意。然而,自己生长的地方却是宁静的乐土,江淮地区的百姓却经历着动荡和离乱。
“丰年村落家家酒”中的“丰年”反映了农业社会对丰收的重视,是对生活富足的期盼。而“江淮百姓政流离”则可能暗指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那个时期的政治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子复,号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诗歌多反映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时,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异乡生活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时局的关注,表现了其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久客还乡》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外在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久居异乡的游子的形象。短檐纱帽和旧麻衣的搭配,展示了他回归故乡的朴实和无奈。铁杖的使用,象征着他需要支撑的脆弱与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则将视角转向故乡的丰收与诗意,展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农村图景,形成了“乐土”的对比。然而,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在平静与动荡之间的内心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营造了丰盈与匮乏、安宁与动荡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深刻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铁杖”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年老与无奈
C. 努力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丰年”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贫穷
B. 动荡
C. 丰收与安宁
D. 旅行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忘记
C. 眷恋
D. 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久客还乡》和《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久客还乡》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宏观观察。两者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