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不疑上人》

时间: 2025-05-01 10:52:16

诗句

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

所叹身将老,始闻师一言。

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2:16

原文展示:

寄不疑上人
作者: 姚合〔唐代〕

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
所叹身将老,始闻师一言。
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种法门,修行的法则遍布四方,真正的栖息在于不二的门扉。
随缘而行,却又对寺庙有所嫌弃,见性之道,觉悟的经文却繁多复杂。
我叹息自己将要老去,才听到师父的一句话。
尘沙经过千万劫,劫尽之后,佛的智慧却长存不灭。


注释:

字词注释:

  • 是法:指的是佛教的修行法门。
  • 不二门:佛教中指的是超越对立的境界。
  • 随缘: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 显性:指的是内心的觉悟。
  • 尘沙:比喻世俗的烦恼和障碍。
  • :佛教中指时间的单位,表示极长的时间。

典故解析:

  • 不二门:源自《金刚经》,强调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
  • 佛长存:指佛法的永恒性,即使在世间的无常中,真正的觉悟和智慧是长存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803年,卒于约865年,字子云,号东皋,世称姚东皋。他在文学上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关注社会、人生及佛教思想,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合晚年,诗人或因身处人生的晚期,感悟到生命的无常与佛法的永恒,表达了对佛教深邃思想的向往与体悟。


诗歌鉴赏:

《寄不疑上人》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修行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对佛法的理解与追求。开篇以“法”引入,强调修行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紧接着提到“不二门”,这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强调超越二元对立,达到心灵的安宁与智慧的觉醒。诗中“随缘嫌寺著”则表现出一种对现世的淡泊,虽然处于寺庙之中,但更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在。

“所叹身将老”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年华已逝,却在此时才听到师父的教诲,似乎在反思自己过去的修行是否足够。最后的“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则是强调了佛法的永恒性,尽管世间经历无数的劫难与变化,真正的智慧却始终屹立不倒,给人以启迪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哲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法修行遍:指修行的法门广泛存在,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2. 方栖不二门:真正的栖息在于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暗示对真理的追求。
  3. 随缘嫌寺著:随缘而行,但对寺庙的执着有些嫌弃,反映出对形式的超越。
  4. 见性觉经繁:见性之道的经文繁多,表明佛教教义的深邃复杂。
  5. 所叹身将老:对生命的感慨,表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6. 始闻师一言:在生命的晚期才听到真正的教导,反映出内心的觉悟。
  7. 尘沙千万劫:比喻世间的无常与烦恼。
  8. 劫尽佛长存:即使经历了无数磨难,佛的智慧依然长存,给予人以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沙”比喻世俗的烦恼。
  • 对仗:如“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在表达佛法的永恒性时,通过“劫尽佛长存”加深了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修行与人生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探讨,表达了追求内心真实与智慧的渴望,强调了佛法的恒久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修行的方式与智慧。
  • 不二门:象征着超越对立的境界与真理。
  • 尘沙:象征世俗的烦恼与障碍。
  • :象征时间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不二门”主要强调什么? A. 二元对立
    B. 超越对立的智慧
    C. 物质的追求
    D. 个人的成就

  2. 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什么的思考? A. 财富
    B. 生命的短暂
    C. 社会地位
    D. 朋友关系

  3. “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佛法的怀疑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佛法的坚定信仰
    D. 对世俗的冷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题临安邱司马》林升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姚合更侧重于对佛教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多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佛教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喜雨 喜奭上人至 檄途寄翁灵舒 西征有寄翁赵徐三友 西兴流压雨赠同邸李计议 五里牌边 翁知县归自湖湘 翁通判通挽词 翁通判通挽词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非的成语 闻名遐迩 示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诛一警百 漫天大谎 税说 唯开头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逐影吠声 塞翁之马 耒字旁的字 改俗 少弱 害喜 湖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