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12
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
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
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
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昼渡黄河水,将军险用师。
雪光偏著甲,风力不禁旗。
阵变龙蛇活,军雄鼓角知。
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
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
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
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在圣明的朝代中,将领能够迅速打败敌人,战斗的速度如同神灵一般。
手中的剑像龙一样缠绕在手臂上,旗帜高扬,身上火光四射。
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流血的地方没有尘土。
今天在此舞剑,应该知道我是一名战士。
白天渡过黄河,面对险峻的将军,我们需要小心用兵。
雪光照耀着盔甲,风力使得旗帜迎风招展。
阵形变化如同生动的龙蛇,军队的气势鼓角铿锵有力。
今天再次舞剑,想起了那酣畅淋漓的战斗时刻。
破敌行军千里,三军的士气非常高昂。
展开旗帜遮住了阳光,驱马奔腾饮河而过。
邻国求援攻打敌人,皇恩索求阵图。
在元和年间太平乐,自古以来恐怕也没有。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文,号少冯,生于河南,后迁居长安。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其诗歌多描写边疆战争,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士兵的赞美。
《剑器词三首》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时期,但边疆依然有战争的威胁。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的场景,表达了对将领和士兵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剑器词三首》是一组充满战斗气息的诗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场景描绘,展现了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与豪情。开篇即以“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开宗明义,强调了将领的英勇与迅速,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战斗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展示了战斗的惨烈与壮烈。尤其是“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一句,生动地刻画出战斗后悲惨的景象,令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而“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则反映了战士们的决心与勇气,表达了他们为国而战的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激昂的气氛。诗人在描写战斗的同时,也在反思战争带来的痛苦,显露出对和平的期盼。结尾处提到“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表现了将领的英勇与士兵的豪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
《剑器词三首》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积尸川没岸”这句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重起舞”指的是什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姚合的《剑器词三首》更侧重于战争的场景描绘和战士的豪情,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哲理思考。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