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5:13
心怀霜
作者: 姚合 〔唐代〕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
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沉。
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
依稀轻夕渚,仿佛在寒林。
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
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经历的苦恼与孤独。诗人想要理解诗的艰辛,就像秋霜般冷酷地侵袭内心。此时,心神清明而又坚定,气氛严肃而沉重。白色的诗句中隐含着深刻的情感,凝重而内敛。微微的夕阳映照在水边,似乎在寒冷的树林里徘徊。诗人的思绪充满了凄凉的韵律,声音悲切而冷冽。最终,诗人比作饮冰的士人,坚定地追求志同道合的知音。
作者介绍
姚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公元约834年,卒于公元约900年。其诗风以清新、高远著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描绘自然与人生。他的作品多涉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心怀霜》写于唐代中期,那个时期政治动荡,士人多有孤独和不安的情感。姚合在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苦恼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学人心中的孤寂与追求。
《心怀霜》是姚合以个人情感为背景创作的一首诗,整体上渗透着一种沉重的孤独感。开篇即以“欲识为诗苦”引入,直白地表明创作的艰辛与痛苦,仿佛秋霜一样刺骨。诗人在字里行间展现出内心的清明与坚定,正如“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沉”所描绘的那样,虽然外界环境严酷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执着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展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孤独与凄凉,声音的悲切与冷冽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知音的渴望。而最后一句“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则是诗人对高洁志趣的自我勉励,表明他愿意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理想,期待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秋霜、寒林等自然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姚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具一格,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知音的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创作苦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唐代文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高洁志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欲识为诗苦”是什么意思?
A. 想要了解诗歌的美
B. 想要了解诗歌的艰辛
C. 想要写出好的诗
“神清方耿耿”中的“方”字表示什么?
A. 刚刚
B. 正在
C. 未来
诗人自比“饮冰士”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渴望友情
B. 高洁的志趣
C. 对诗歌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合的《心怀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但姚合更倾向于内心的苦痛,而李白则是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上是对《心怀霜》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欣赏这首诗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