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

时间: 2025-05-01 03:48:35

诗句

夜夜梦莲宫,无由见远公。

朝来出门望,知在雪山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8:35

原文展示

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
作者:皇甫冉 〔唐代〕

夜夜梦莲宫,无由见远公。
朝来出门望,知在雪山中。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每晚我都梦见那莲花宫殿,却无缘见到那位远方的高人。今天早上出门一望,才知他在雪山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夜夜:每个夜晚。
  • :梦见。
  • 莲宫:指的是理想中的居所,象征着清净和高雅。
  • 无由:没有办法、没有机会。
  • :见面,见到。
  • 远公:远方的高人,可能指隐士或高士。
  • 朝来:今天早上。
  • 出门:走出家门。
  • :远望,眺望。
  • :知道、明白。
  • :处于。
  • 雪山:高洁、清冷的山,象征隐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莲宫”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象征着清净、超脱的境界;“雪山”则常常与隐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一种追求清净、超凡脱俗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子云,号惟德,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山水、隐逸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上士人追求隐逸、参禅悟道的风气盛行,诗人可能在某个时刻对隐士生活产生向往,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对高人以及理想境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高人的思念。诗的开头,诗人以“夜夜梦莲宫”引入,展示了他心中理想的追求,莲宫的意象充满了宁静和超凡的气息,仿佛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接着“无由见远公”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尽管心中有梦,但现实却无法触及高人,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而后两句“朝来出门望,知在雪山中”则转折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诗人在早晨出门时,虽然依然无法见到心中的高人,但他在远望中明白高人所处的雪山,这种景象不仅是对高人生活的理解,同时也象征着一种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与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自然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夜梦莲宫”:每晚都梦见理想中的生活场所,表现出对高洁生活的渴望。
  • “无由见远公”:无缘见到追求的高人,反映出现实与理想的隔阂。
  • “朝来出门望”:描绘出早晨的情景,诗人走出家门,心中充满期待。
  • “知在雪山中”:通过远望,意识到高人隐居在雪山中,既是对理想的追寻,也是对现实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宫”比作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着清净和超脱。
  • 对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高人隐士生活的敬仰,反映出唐代士人对自然与内心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宫:象征清净、理想的生活,体现出诗人的理想追求。
  • 雪山:象征隐士的生活状态,传达出高洁与超然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夜夜梦莲宫”中的“莲宫”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生活状态
    • B. 一个具体的地点
    • C. 诗人的家乡
  2. 诗人“知在雪山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无奈
    • B. 对高人生活的理解与接受
    • C. 渴望与追求
  3. 诗中“无由见远公”反映了什么?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C.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皇甫冉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来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诗 寄王震甫 闻和斋陈三兄在大昆麓庄截筒化字率此寄赠 春草池绿波亭以银汉无声转玉盘分韵得声字 醉蓬莱 咏雪 重阳全真集卷之六,全卷皆藏头 游清故宫 蓬莱客 寄罗主管四首 古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洋伞 倾语 俗结尾的成语 细声细气 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引咎责躬 蚕丝牛毛 幺字旁的字 相灭相生 皮字旁的字 讼声 包含段的词语有哪些 急风骤雨 包含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杜的成语 托庇 及锋而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