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0:48
摸鱼儿 题荷池晚泛图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指沈沈碧琉璃样,镜中呼出凉月。
才把斜阳生送了,都没一丝儿热。
香成国。有一种秋心,要与荷花说。
菱歌唱彻。且玉椀调冰,银镫照水,坐到满湖黑。
回首看,几个名场结客。
黄尘衣上三尺。谁似藕丝乡里做,消受花红水碧。
鸥波阔。算小小乌篷,便是江南宅。
惹侬愁绝。又采绿年年,闹红处处,飞梦到天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荷池的晚景,水面如同碧琉璃般宁静,映出凉爽的明月。斜阳刚刚落下,却没有一丝的热气。香气弥漫,似乎有一种秋天的情怀想要与荷花倾诉。菱歌声传遍四周,配着冰凉的玉碗,银色的灯光照在水面上,坐在湖边,四周一片幽暗。回首望去,几位朋友在这里聚会。身上的衣服沾染了些许黄尘,谁能像我在乡里一样,享受这花红水碧的美景?湖面宽阔,连那小小的乌篷船也成了江南的家。愁绪缠绕心头,年年采绿,处处红花,梦飞到天边。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著名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多体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了他对秋天、水乡的深切感受。
这首《摸鱼儿 题荷池晚泛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荷池晚上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诗中展现的碧水、凉月、斜阳等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惆怅。诗人通过与荷花的对话,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绪,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的“玉椀调冰,银镫照水”描写了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这幅画面之中。
在细节描写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令人耳目一新。从“回首看,几个名场结客”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欢愉,然而随之而来的“惹侬愁绝”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感慨。诗的结尾以“飞梦到天末”收束,意境开阔,令人遐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未来的思考与向往,情感细腻而丰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指沈沈碧琉璃样”中的“沈沈”是指什么?
诗中“玉椀调冰,银镫照水”描写了什么场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