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36
陵寝成香阜,禅枝出白杨。
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
应世缘须别,栖心趣不忘。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所,陵墓化为香气四溢的小山,寺庙的树枝从白杨树中伸出。剑池中留有古老的故事,月光下的树影仿佛来自他乡。人生在世总要分别,但心中的志趣却不会忘记。最后提到陆居士,清晨时他泛舟归航。
皎然,唐代诗人,字明之,号月溪,主要活动于中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意为题材,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
这首诗写于皎然在武丘寺时,表达了与友人陆羽的惺惺相惜,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着对世事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这首诗通过对陵寝、禅枝、剑池、月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环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陵寝和香阜的结合,突显了生与死的交融;禅枝出白杨,暗示了在禅意之中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人生的哲理,强调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内心的追求和志趣是永恒的。最后一句提到陆居士,表现出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人生的归途与希望。这首诗以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展现了皎然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友谊的珍贵以及内心追求的坚定,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陆居士”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陆游
B. 陆羽
C. 陆贾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A. 应世缘须别
B. 还将陆居士
C. 剑池留故事
诗中“香阜”象征什么?
A. 战斗
B. 宁静
C. 旅行
答案:
比较皎然的《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但皎然的诗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王维的诗则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