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23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
这首诗的意思是:团圆的时候不要像波中那轮月亮,洁白的事物也不应当像树上的雪。因为月亮在波浪中波动,显得破碎不堪;而雪花如梅花般美丽,却不容易被折下。李娘年方十六,青丝如发,她用花带为你结上美好的情思。在门前的路上轻轻离别,唯恐你归来时那曾经的芳香已经消失殆尽。
“波中月”和“枝上雪”是常用的意象,代表着事物的虚幻与脆弱。古诗中常用月亮和雪花来象征美好却易逝的事物,体现了对爱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因其词风清丽而著称,尤其擅长婉约派的词风。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使其成为后人推崇的文学大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充满离别和思念的时刻,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
《相和歌辞·三洲歌》展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将爱情的脆弱与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比喻“团圆莫作波中月”体现了团圆的美好应当是稳固的,而不是如波浪般摇曳不定,象征着爱情的脆弱。接着“洁白莫为枝上雪”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月亮和雪花的意象贯穿全诗,展现了对美好与易逝的深刻感慨。
李娘的描写则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她年仅十六,青丝如发,象征着青春的朝气与美好。画带双花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美好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对离别的忧虑,反映了对旧情的惦念,担心相聚后曾经的美好是否会随时间而消逝。
整首诗在清丽的表面之下,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爱情的珍惜,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流逝的哀伤,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感情时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团圆莫作波中月”的意思是?
“李娘十六青丝发”中“青丝”是指?
诗中对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