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5:22
寒食前有怀
作者:温庭筠 〔唐代〕
万物鲜华雨乍晴,
春寒寂历近清明。
残芳荏苒双飞蝶,
晓睡朦胧百啭莺。
旧侣不归成独酌,
故园虽在有谁耕。
悠然更起严滩恨,
一宿东风蕙草生。
万物在春雨过后显得鲜艳而靓丽,春寒依旧,临近清明节时显得格外寂静。残存的花香渐渐消逝,双双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而舞。清晨醒来时,朦胧的梦境中传来莺鸟的百般吟唱。旧日的朋友不再归来,只能独自一人饮酒,虽然故乡就在眼前,却无人耕作。悠然起身,心中却充满了对严滩的惆怅,一夜之间,东风吹来,蕙草竟然又生长出来。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66年),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闻名。温庭筠的诗歌往往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丰富且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夕,表达了作者在春寒时节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二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此时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但作者却感到一丝寒意,表达对生命流逝和友人离去的惆怅。
《寒食前有怀》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考的诗作。诗人以春雨后的景象开篇,描绘出一幅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春寒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蝴蝶和莺鸟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作者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感受到的是孤独与怀旧。旧日的朋友已不再归来,故园虽近,却无人耕作,这种对人情冷暖的感受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即便东风带来了生命的复苏,心中的恨意却未能消散。这里的“严滩恨”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自己心境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芳荏苒”主要指什么?
A. 繁花似锦
B. 花香渐渐消逝
C. 春雨绵绵
D. 蝴蝶飞舞
诗中提到的“故园虽在有谁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热爱
B. 对孤独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友人的祝福
诗中“悠然更起严滩恨”中“严滩”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生命的希望
C. 孤独与惆怅
D. 友谊的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温庭筠的《寒食前有怀》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反思,而李白则侧重于借酒抒怀,表现出对自由和友谊的渴望。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