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52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佛塔寺环境。鸣泉的声音在翠微之间回响,仿佛千里之外的柴扉也能听到。这里的自然景色优美,令人心无欲念,连林中的老虎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威风凛凛。溪涧的苔藓侵入了客人的鞋底,山上的雪花飘落在禅衣上。桂树下的芳香阴凉依旧,诗人希望在岁末时能再度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涧苔”和“山雪”作为自然意象,也常见于诗词中,用以表现环境的幽静与清雅。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梦阮,号小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风景和情感,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诗风细腻、婉约,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反映了诗人在游历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温庭筠的《题中南佛塔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诗中描绘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与宁静。开篇的“鸣泉隔翠微”通过声与色的结合,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述自然,更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下来的“地胜人无欲”更是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类欲望的对比,暗示了隐逸的理想生活。诗中的老虎象征着自然的威严,增强了整体的气氛,使得这份恬静又不失力量。
随着意象的推进,涧苔与山雪的细节描写,不仅为景增添了层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瞬息万变。最后一句“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不仅是对自然的留恋,也传达了作者对未来归来的期待,展现了对人世间的眷恋。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传递了一种超然的心境与人世之间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鸣泉隔翠微”中的“鸣泉”指的是:
A. 鸟鸣
B. 水声
C. 风声
答案: B
“桂树芳阴在”中的“芳阴”意指:
A. 清凉的阴影
B. 香气
C. 森林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老虎”主要象征:
A. 温柔
B. 威严
C. 恐惧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