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4:00
长在城中无定业,
卖丹磨镜两途贫。
三山来往寻常事,
不省曾惊市井人。
我长年生活在城中,居无定处,
靠着卖丹药和磨镜子两种手艺维持生计。
往返于三山的事对我来说是平常,
却不知这样的生活曾让市井之人感到惊讶。
《赠道人》是一首体现了隐逸精神和道教文化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心安宁和自由生活的道士形象。开头“长在城中无定业”,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计困境,但却不以此为悲,反而用“卖丹磨镜”来展示他在修炼和谋生之间的选择。此处既有对道教炼丹术的向往,也隐含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漠。
中间的“三山来往寻常事”,则表明了诗人往返于道教圣地的频繁,以及对这种生活的习以为常,似乎他已经融入了这种超脱的修道生活。而最后一句“不省曾惊市井人”则是对世俗生活的冷眼旁观,表明他对普通人的惊讶感到无所谓,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单明了,情感却深邃而丰富,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刘得仁对道教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对比、反讽等修辞手法。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生活的艰辛,后者则是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淡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理想道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隐逸者的精神世界。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得仁
C. 王维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山”指什么?
A. 三个山头
B. 道教的名山
C. 三种职业
答案:B
诗人对市井人的态度是?
A. 同情
B. 无关紧要
C. 赞美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得仁的《赠道人》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得仁更侧重于世俗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