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55:44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沉。
君子们远道而来探访我,骑马来到我这片小林子。
有人问我是否有诗可以作和,我却没有酒可以借来斟酒。
门前映照着晴朗的山峰,堂前则开放着古老的树荫。
为什么要停留在这里听我吟唱呢?只怕太阳就要西沉了。
刘得仁(约736年-约785年),字景文,号岘山人,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才而受到重视。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此诗作于夏日,正值天气炎热,诗人接待了几位先辈的拜访,表达了对他们的敬重和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之情。诗中流露出一种友谊的温暖,但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温馨的社交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开头两句以“君子远相寻”引入,展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显示出来访者的珍贵。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聚会的热情与苦恼,虽然有诗可作,但缺乏酒水增添气氛,流露出些许无奈。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雅与宁静,晴朗的山峰与古木的阴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和谐。最后一句“惟恐日西沉”则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感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细腻观察。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情态与人际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无酒可赊斟”是什么意思?
A. 有酒可以喝
B. 没有酒可以借来喝
C. 酒水很充足
D. 酒水不够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珍惜
B. 对友谊的冷漠
C. 对自然的无感
D. 对孤独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