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4:43
冬日骆家亭子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
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
在腊月的冬日,亭台显得格外清幽,松和竹呈现出坚贞的姿态。
森林里积雪如烟,遮蔽了阳光,微风吹拂,水面与池塘相连。
我心中怨恨无人来此居住,只有静谧的白鹤在旁窥视。
这样的美景真适合吟诗,尤其对过客来说更是宜人。
《冬日骆家亭子》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腊月中,通过描绘亭台、松竹、林雪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冬日宁静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惋惜。诗的开篇便以“亭台腊月时”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冬日氛围,松竹的“贞姿”则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接下来的“林积烟藏日”,则通过“烟”和“日”的对比,表现出冬日的沉寂与幽暗,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水面与池塘的结合,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孤独。最后两句“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不仅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也突出了白鹤的孤独与高洁,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意境。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自我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日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孤独的思考,透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幽、宁静与内心的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腊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