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58:41
长门怨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的哀怨与无奈。她渴望有人能够倾听她的心声,但在深夜的长门内,只有美丽的女子在独自悲叹。她早已知道,雨露的相遇注定会让人误解,所以她选择将自己嫁给一个平凡的男人,只能插上荆钗,放弃自己的理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字景山,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境优美著称。
创作背景: 《长门怨》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但宫中女子仍然受到束缚。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美丽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长门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全诗以“争得一人闻此怨”开头,直接表达了女子渴望被倾听的心情。长门的意象,象征着她的孤独与不被理解。接着,诗中提到“妍姝”,这不仅是对女子美貌的描绘,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层的悲伤。
“早知雨露翻相误”,表现了女子对命运的无奈与自觉,她明白自己的感情注定要受挫,而“只插荆钗嫁匹夫”则是对她屈从命运的无奈选择的痛苦表达。荆钗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悲惨命运和对理想爱情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女子在爱情与婚姻中的困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那种被困于深宫而无处倾诉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心声,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命运的无奈,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出一个深刻的情感世界,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与同情。
诗词测试:
《长门怨》的作者是谁?
诗中“荆钗”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门”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