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26
颜凋明镜觉,思苦白云知。
沧洲迷钓隐,紫阁负僧期。
见张为主客图。
镜子明亮的光彩如同容颜的衰老,
思念的苦楚只有白云晓得。
在广阔的沧洲迷失了钓鱼的隐逸,
紫阁之上却背负着对僧人的期盼。
看见张画的主客图。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山水、隐逸、思乡等主题。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隐逸之风盛行之际。诗人可能在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思乡之情时,借助自然景物抒发自身的孤独与渴望。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颜凋明镜觉”揭示了时间对容颜的摧残,借助明镜的光辉反衬出内心的苦涩,展现出一种人生无常的感叹。接下来的“思苦白云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白云在空中自由飘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渴望。
“沧洲迷钓隐”描绘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沧洲的辽阔与宁静使其心灵得到安宁,而“紫阁负僧期”则表达了对精神寄托的期盼,紫阁如同庙宇,承载着对高僧的敬仰与期望。在最后一句“见张为主客图”中,诗人通过观看张的画作,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邃,借助自然景象与人情交织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孤独思念及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慨与隐逸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明镜”象征什么?
A. 容貌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心灵的安宁
“沧洲”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隐逸的生活
C. 繁忙的生活
诗人对于“白云”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可以将喻凫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喻凫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思念与孤独,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与宁静的和谐美。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