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56
心远不妨车马过,
地偏渐听月风来。
参差竹木皆清景,
唯有梅枝手自栽。
心中远离尘嚣的宁静,并不妨碍车马在此经过;
偏僻的地方,渐渐听见月下的风声。
参差不齐的竹木,皆是清幽的景色,
唯有那梅树的枝条,是我亲手栽种的。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风”可以引申为古代文人对秋月的典雅描写,常常用以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惬意。
蔡格,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蔡格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体现了士人的情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蔡格隐居山林的生活中,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眷恋,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诗中描绘的宁静景象,正是他内心对清幽生活向往的折射。
《山居十三首》中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开篇的“心远不妨车马过”一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对于外界的喧闹并不在意,反而心境更加宁静。接下来提到“地偏渐听月风来”,更是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月光与微风相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参差竹木皆清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错落有致,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最后一句“唯有梅枝手自栽”,则透露出诗人对梅树的特殊情感,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描写,更是他个人情感的寄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在此通过梅花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情操。
整首诗清新脱俗,充满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也反映出一种哲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是人生的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心远”是什么意思?
A. 内心远离尘世的喧嚣
B. 心情愉快
C. 远离亲人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唯有梅枝”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梅树的喜爱
B. 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C. 诗人对自然的无奈
D. 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忧郁
C. 宁静
D. 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