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17:45
下嵩山兮多所思,
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
君再游兮复何时。
下山的时候,我思绪万千,
携着心爱的她,脚步缓慢。
松林间的明月依旧如昔,
你再来游玩,又是何时呢?
诗中提到的“佳人”与“松间明月”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融合。特别是“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思念与团圆,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嵩山作为名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怀念。
宋之问,字子渊,号东野,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是著名的宫廷诗人,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下山歌》创作于诗人一次游历嵩山之际,诗中透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爱情的眷恋,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敏感感知。
《下山歌》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心爱之人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下嵩山兮多所思”便直接引出诗人的情思,既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携佳人兮步迟迟”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在美丽的山水间,诗人与佳人缓步而行,流露出不舍之情。最后两句通过“松间明月”引入自然意象,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再度相聚的期待,情感深沉而耐人寻味。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入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下山时诗人心中充满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佳人”指的是谁?
“君再游兮复何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