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57
《登北固山》
作者:宋之问〔唐代〕
京镇周天险,
东南作北关。
埭横江曲路,
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
思秦鬓已斑。
空怜上林雁,
朝夕待春还。
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的险要地势和诗人内心的思乡情感。京口是重要的防御重地,东南方是北方的关口。河流蜿蜒,像是将江水与曲折的小路连接在一起,守卫在海边的山峰耸立。望着越国的故土,我的思念之情愈加深切,想到秦国的往事时,鬓发已然斑白。空自怜惜那上林的雁鸟,日日夜夜期待着春天的归来。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子问,号弘道,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风格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登北固山》写于诗人游历北固山时,表现了他对越国的思念和对秦国往事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以北固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险要的地势,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思乡之情。开篇以“京镇周天险”引入,直接点出北固山的地理位置,显示出它作为防御重地的战略意义。接下来,诗人用“埭横江曲路”描绘了江面的蜿蜒曲折,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层次感。
当诗人提到“望越心初切”时,情感的转折显得尤为明显。此句不仅展现了对越国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思秦鬓已斑”则更是将个人的历史与国家命运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则以雁鸟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逢,虽然现实中充满了离愁别绪,但诗人依然期待着春天的来临。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反映出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镇”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江苏镇江
C. 上海
诗人的“思秦鬓已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青春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往事的惋惜
诗中描绘的“戍入海中山”意味着什么?
A. 山的高耸
B. 士兵的守卫
C. 江水的流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对,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但《登鹳雀楼》更加突出壮阔的视野与豪情,而《登北固山》则更多表现思乡之情与历史的感慨。
以上内容为《登北固山》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