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5:20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三秋时节的晚景让人感到愉悦。重阳节的到来带来了欢庆的气氛,饮酒赏菊,享用美味的食物。高处的气息让人感到接近云霄,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宇宙。今天是庆祝长寿的日子,适宜在乐曲中尽情畅饮。
宋之问(公元649年-公元713年),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丽和技巧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典雅。
此诗写于重阳节,是应制之作,表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对长寿的祝愿。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敬老和长寿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种种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景仰。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中,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欢乐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人们的团聚。开篇的“令节三秋晚”点明了时节,强调了秋天的特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重阳九日欢”则直接引入了节日的主题,传达出欢庆的气氛。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两句,诗人通过饮酒赏菊和享用美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菊花在重阳节中象征着长寿,而“仙杯”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暗示着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描绘了高处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接近天际的辽阔与自由,暗示了人们在高处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这个庆祝长寿的日子里,诗人邀请大家一同歌唱、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欢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营造了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
重阳节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仙杯”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今朝万寿引”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比较,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重阳节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