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18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作者: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
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
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
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
少别已经年。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禅定寺阁后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高阁上,俯瞰四周的美景:苍穹之下,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心境开阔,仿佛坐在天空之中,轻轻挥手,似乎可以拂动云烟。在函谷山的青翠之外,昆池的落日映照着另一片美丽的自然。最后,诗人提到东京的杨柳小路,感慨与友人分别已久,时光飞逝。
作者介绍:宋之问,字子华,号青阳,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内容多样,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登上禅定寺阁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
《登禅定寺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高阁之上,俯瞰广阔的天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首句“梵宇出三天”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诗人如同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界。接下来的“登临望八川”,则是为这一宁静增添了辽阔的视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两句,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心灵的畅快与自由感溢于言表。此处的“开襟”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情感的释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描绘了远方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则将情感的基调转向了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之美,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梵宇出三天”中的“梵宇”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脉
B. 佛教寺庙
C. 传统建筑
“开襟坐霄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超然与自在
C. 愤怒
“东京杨柳陌”中“杨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思乡与怀念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