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时间: 2025-05-04 09:59:18

诗句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18

原文展示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作者: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
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
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
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
少别已经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禅定寺阁后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高阁上,俯瞰四周的美景:苍穹之下,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心境开阔,仿佛坐在天空之中,轻轻挥手,似乎可以拂动云烟。在函谷山的青翠之外,昆池的落日映照着另一片美丽的自然。最后,诗人提到东京的杨柳小路,感慨与友人分别已久,时光飞逝。

注释

  1. 梵宇:指佛教寺庙或佛教的建筑。
  2. 三天:泛指广阔的天空。
  3. 八川:意指八条河流,象征着开阔的视野。
  4. 开襟:意为打开怀抱,表示心境开阔。
  5. 霄汉:指高空,借指空中宽广的天地。
  6. 函谷:指函谷关,山名,象征远方的青山。
  7. 昆池:昆池是指昆仑山的池塘,落日的景象。
  8. 东京:指当时的首都,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9. 杨柳陌:指河边的杨柳小路,表现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字子华,号青阳,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内容多样,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登上禅定寺阁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

诗歌鉴赏

《登禅定寺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高阁之上,俯瞰广阔的天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首句“梵宇出三天”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诗人如同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界。接下来的“登临望八川”,则是为这一宁静增添了辽阔的视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两句,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心灵的畅快与自由感溢于言表。此处的“开襟”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情感的释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描绘了远方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则将情感的基调转向了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梵宇出三天:描绘寺庙高耸入云的景象,体现出一种庄严与神圣。
  2. 登临望八川:强调诗人的视野宽广,象征着无尽的自然美。
  3. 开襟坐霄汉:表现出诗人心境的开阔和超然,似乎置身云端。
  4. 挥手拂云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轻松自在的心态。
  5. 函谷青山外:描绘远方的青山,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
  6. 昆池落日边:展现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7. 东京杨柳陌:引入人际关系,展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8. 少别已经年:感慨时间的流逝,反映人情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使得诗意更为深远。
  • 对仗:如“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出三天”,表达了寺庙的宏伟与神圣。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之美,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梵宇:象征宗教的庄严与宁静。
  • 八川:代表广阔的自然,象征自由与开阔的视野。
  • 云烟:象征飘渺的思绪与心灵的自由。
  • 青山:象征故乡的美好与怀念。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杨柳:象征柔情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梵宇出三天”中的“梵宇”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脉
    B. 佛教寺庙
    C. 传统建筑

  2. “开襟坐霄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超然与自在
    C. 愤怒

  3. “东京杨柳陌”中“杨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思乡与怀念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登禅定寺阁》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宋之问则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春光好 减字木兰花(政和癸丑) 长相思 李花 中秋 应瓒挽诗 勤学 神童诗 赠去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盐子 炊骨爨骸 言行不贰 饱暖思淫欲 内孕 体开头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传素 刓方为圆 厂字头的字 走之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枯株朽木 闲聒七 包含躐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见时知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