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34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北风连续吹了五天,把江面吹得波涛汹涌,江底的水都翻了起来。
巨浪跳跃到半空,像是粉碎了的银山,化作了一片雪花。
五天五夜不停地狂风呼啸,长江的水仿佛都开始向西流去。
我计算着一天可以行驶两千里,今天刚刚过了灩澦,抵达了峨眉。
再吹两天,江水就会干涸,而海水将会流入这里。
我早就知道应该走陆路,错把一帆当成了十程的路程。
如今决定停留在这里,如何再与阳侯争论呢?
水流到了峨眉却无处可去,下游再也找不到归路。
我到金陵时水是从东面来的,只怕从此再无南风。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被誉为“山水诗派”的代表。
此诗写于杨万里在长江上行舟的过程中,描绘了江河的汹涌与行舟的艰难,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感叹以及对归路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长江在北风的影响下的波涛汹涌,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无常。开篇的“北风五日吹江练”便以直白的语言引入了主题,接着通过对比“江底吹翻作江面”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力量。诗中“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生动地体现了波浪的巨大和急促,呈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画面。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对长江水势的判断和对行舟的无奈感愈加明显,“计程一日二千里”与“如今判却十程住”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在长江的艰难航行和对归路的迷茫。最后,诗人以“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归路的渴望,整体情感深沉而复杂。
整首诗通过描写长江的狂风巨浪,表达了自然的壮丽与无常,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以及对归路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北风吹了多少天”?
“老夫蚤知当陆行”中的“陆行”指的是什么?
诗人担心从此再无哪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