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

时间: 2025-04-27 17:54:01

诗句

司花手法我能知,说破当知未大奇。

乱剪素罗装一树,略将数朵蘸燕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4:01

原文展示: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
作者:杨万里

内容:
司花手法我能知,
说破当知未大奇。
乱剪素罗装一树,
略将数朵蘸燕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对花的栽培技巧非常熟悉,若把这些道理说出来,也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随意剪裁的白色罗裙装点着这棵树,略微将几朵花浸染在燕子的枝头。

注释:

  • 司花:指的是掌握花卉栽培技巧的人。
  • 素罗:一种白色的轻薄织物,这里用来比喻装饰花树的白色花朵。
  • :轻轻地沾染。
  • 燕支:燕子的枝头,意指轻盈的感觉。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花卉栽培艺术的一种自信展示。诗人通过描写花的状态,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90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花卉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开篇“司花手法我能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花卉栽培技艺的熟悉,隐含着一种自信与骄傲。接下来的“说破当知未大奇”则显得谦逊,似乎在说这种技艺并不稀奇,反而流露出一种淡定的处世态度。

“乱剪素罗装一树”这一句,通过“素罗”这一意象描绘了树上花朵的白色,仿佛是一种轻盈的装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而“略将数朵蘸燕支”,则让人联想到燕子在春天飞舞的生动场景,生动地描绘了花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司花手法我能知”:强调诗人对花卉栽培技艺的熟悉。
    • “说破当知未大奇”:表明这种技艺并不特别,反而显得谦逊。
    • “乱剪素罗装一树”:描绘花朵如同白色罗裙般装饰着树,形成美丽的视觉效果。
    • “略将数朵蘸燕支”:隐喻燕子与花朵的融洽与和谐,生动展现自然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素罗”,形象地表现了花的轻盈和美丽。
    • 拟人:通过“蘸燕支”,表现了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花的美丽与栽培技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生活的热情以及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象征美丽与生命,代表着自然的繁荣。
  • 素罗:象征纯洁与优雅,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机,反映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司花手法”主要指什么?

    • A. 花的栽培技巧
    • B. 花的装饰
    • C. 花的品种
  2. “素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颜色
    • B. 纯洁与优雅
    • C. 自然
  3.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花的厌恶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自然美。
  • 《月下独酌》(李白):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杜甫的诗作: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杜甫则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题 替豆萁伸冤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无题 题三义塔 自题小像 自嘲 啄木 洗墨池 断僧通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啁嘈 没而不朽 毛草纸 癶字旁的字 啼笑因缘 包含关的词语有哪些 小瞧 毛估 鱼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讹以滋讹 乘虚可惊 包含摘的成语 鸠夺鹊巢 夕字旁的字 龙腾虎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