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9:59
戏题僧庵
作者: 陆游
致虚守静气常全,
家付儿孙命委天。
梦事只堪高卧看,
危途谁校疾行先?
独辕短棹聊乘兴,
野草幽花自斗妍。
数宇漫留僧壁去,
与身闲作后身缘。
全诗翻译:
保持内心的虚静与平和是常态,家庭的安危全由儿孙来承载,我只需在梦中高卧,观看世事的变迁。面对危险的道路,谁又能来评比谁走得更快呢?我独自一人划着短小的船桨,随意享受这一刻的兴致,野草与幽花竞相绽放,显得如此娇美。数不清的庙宇随意留在僧人的壁上,随我闲适的生活成为我来世的缘分。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致虚守静”可以引申为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的生活感悟。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艰辛,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生活的深切思考。
《戏题僧庵》作于陆游晚年,作者对生活的态度逐渐趋于平和,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表达的正是他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戏题僧庵》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宁静的态度。整首诗通过描述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开篇“致虚守静气常全”,语气平静,强调了内心平和的重要性,体现出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接着,诗人认为家庭的命运应由下一代承担,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释然。
“梦事只堪高卧看”,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似乎世间的纷扰与得失,已不再是他所关心的。接下来的“危途谁校疾行先”则是一种对竞争与比较的反思,人生的道路上,快与慢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心态的平和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最后两句“独辕短棹聊乘兴,野草幽花自斗妍”,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享受自然、品味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后一句“与身闲作后身缘”更是点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内心的安宁与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家庭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陆游通过对比内外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平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超然的态度。
诗中“致虚守静”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危途谁校疾行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陆游 vs. 王维
通过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反映出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