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58
原文展示:
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宋祁 〔宋代〕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白话文翻译:
在边疆服役三年之久,谈论军事使得两鬓斑白。 不畏惧征战的艰苦,只为了击破羌族而归。 盾牌上的墨迹应当已经圆熟,烽火台报告永远的安宁。 乘船离开淮河地区,骑马进入秦州关隘。 放下校对书籍的笔,仍然留下堆积如山的米粮。 回忆起你那晚的遗憾,远远地向着陇山的云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宋祁在边疆服役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军事生活的体验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祁在边疆服役的经历,以及他对军事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诗中提到的“破羌”可能指的是北宋时期对西北边疆的军事行动,而“忆君他夕恨”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边疆服役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军事经验和情感世界。诗中“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一句,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决心为国家效力的豪情壮志。而“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则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祁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边疆服役的体验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军事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决心? A. 不畏惧征战的艰苦,决心击破羌族而归。 B. 放弃军事生活,回归家乡。 C. 继续文职工作,不再参与军事。 答案:A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中的“陇云间”象征什么? A. 遥远的家乡。 B. 遥远的边疆。 C. 遥远的未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