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3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在湖水旁闭门独处,我与白鸥亲密无间。
整日对着窗外的山岚,终年在林下独自生活。
世俗看轻儒生的衣服,家中厌倦了法官的贫困。
多雨的夜晚,茅檐下静默无声,空荡的洲头草径迎接春天。
桃源的美景请你不要过于喜爱,不如安分守己做个汉朝的官员。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景文,号逸少,曾任官职,后隐居。其诗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涯,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刘长卿的《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湖边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句“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直接引入隐居的场景,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白鸥的出现,仿佛是在强调诗人与世俗隔绝的宁静。
接下来的“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更是将诗人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窗外的山岚与诗人自处的林下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恬淡的韵味。诗人对“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的感慨,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表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不满。多雨的夜晚和空荡的草径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与思索的氛围。
最后一句“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桃源代表了理想的隐居生活,而“汉朝臣”则暗示诗人对历史上官场的无奈与妥协。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闭门湖水畔”的意境是什么?
A. 闲适的隐居生活
B. 繁忙的官场
C. 热闹的市场
诗人对“法官贫”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满意
B. 厌倦
C. 向往
“桃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理想生活
B. 官场生活
C. 繁华的都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