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2:54
重阳日即事
作者: 赵嘏 〔唐代〕
病酒坚辞绮席春,
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
不是龙山落帽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时因身体不适而拒绝参加宴席的情景。尽管菊花在水边盛开,却只能孤独地陪伴着我。我一向举止不够优雅,显然不是那位在龙山上落帽子的人。
赵嘏(约公元 902-970年),字子美,号永安,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聚。赵嘏在这一节日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宴会,因此写下此诗,抒发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这首《重阳日即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病无法参与重阳节庆祝活动的失落心情。诗中开篇即以“病酒坚辞绮席春”引入,字面意思是因病而拒绝华丽的宴席,暗示了作者的无奈与孤独。接着提到“菊花空伴水边身”,菊花作为重阳节的传统象征,正是节日的代表,但在诗人孤单的情境下,菊花的美丽显得格外凄凉,无法与他人分享。
诗的后两句“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则自我解嘲。作者承认自己并不高雅,无法与那些优雅的人相比,暗示着一种自我反思与自嘲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转,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孤独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在节日欢庆时个人的无奈与失落,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境况的思考。
赵嘏在重阳节拒绝参加宴席的原因是什么?
A. 感冒
B. 身体不适
C. 忙于工作
D. 不喜欢宴会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长寿
D. 春天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龙山落帽人”指的是怎样的人?
A. 具有高雅气质的人
B. 贫穷的人
C. 书生
D. 商贾
答案: 1. B 2. C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