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34
丑奴儿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雾湿罗衣。冷艳须攀最远枝。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已恨来迟。不见娉婷带雪时。
香梅开花之后,清风传来消息,绣窗户也早已知道。衣裳沾湿了雾气,冷艳的花朵需要攀附到最远的枝头。高歌的羌管在遥远的夜晚回荡,似乎已经分开了披风。心中已然恨恨自己来得太晚,无法再见到那带着雪的娉婷身影。
此诗的意象和情感中蕴含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写香梅的开花来传达他内心的情感冲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音乐与词作。他的词风清丽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周邦彦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丑奴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开头提到“香梅开后”,便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同时也引出了一种期待和希望。接着“绣户先知”、“雾湿罗衣”,这些细节描绘了梅花的清冷与芬芳,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再到“高歌羌管吹遥夜”,音乐的元素让人联想到孤独与思念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爱与别离。诗的最后一句“已恨来迟。不见娉婷带雪时”则是情感的高潮,恨自己未能及时把握住那些美好,这种遗憾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情感细腻且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梅”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羌管”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邦彦与李清照的词作均以细腻的感情见长,但周的词更显沉郁,李则多了几分柔美。两者都在描写美好事物时,融入了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