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59:33

诗句

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33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二
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卷起的絮状物如同搓制的棉花,雪花覆盖了山顶仿佛是纸钱一样。门外的桃花在盛开,墙内的女子正寻觅春天的踪迹。昨天,杜鹃鸟在这里啼叫,似乎在为某种悲伤而流血。


注释:

  • 捲絮搓绵:形容绵软的东西,像春天的棉花。捲絮是将絮状物卷起,搓绵是将棉花搓成绵状。
  • 雪满山头是纸钱:雪覆盖在山顶,看起来就像是祭祀用的纸钱,表达一种凄凉的情景。
  • 门外桃花:春天的象征,桃花盛开,预示着生机和希望。
  • 墙内女:指代墙内的女子,暗示她的孤独与渴望。
  • 寻春路:寻找春天的路途,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
  • 昨日子规啼血处:子规是杜鹃鸟,啼叫声悲伤,古代常用以象征离别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10),清代词人,号秋水,晚号兰亭隐士,江苏扬州人。其词风清新细腻,常带有个人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诗中通过“捲絮搓绵”与“雪满山头是纸钱”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既温暖又凄凉的意境。诗人在描写桃花盛开的春天时,巧妙地引入了“墙内女”的形象,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杜鹃鸟的啼叫则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桃花、雪、杜鹃鸟等都不仅是春天的元素,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又略显悲伤的春日图景,展现了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的追忆。此外,诗中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与哀伤交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捲絮搓绵:描绘春天的柔软和温暖,给人以亲切感。
  2. 雪满山头是纸钱:通过雪的形象增添了一种哀伤的氛围,纸钱暗示祭祀和逝去的情感。
  3. 门外桃花墙内女:对比外在的春意盎然与内心的孤独,女子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缺失。
  4. 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引入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杜鹃鸟的啼鸣充满悲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纸钱,隐喻生活的无常与变幻。
  • 对仗:如“门外桃花”与“墙内女”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和情感对照。
  • 拟人:杜鹃鸟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表现了离愁别绪。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揭示了美与哀伤的共存,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生机与希望。
  • :象征凄凉、孤独与逝去。
  • 杜鹃:常被视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啼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捲絮搓绵”描绘了什么样的春天意象?

    • A) 温暖柔软
    • B) 凄凉寒冷
    • C) 烈日炎炎
  2. “雪满山头是纸钱”中,雪被比作什么?

    • A) 祭祀的纸钱
    • B) 春天的花瓣
    • C) 银色的河流
  3. 诗中“昨日子规啼血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南乡子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寂,但陈维崧更加强调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陈维崧相关研究资料
  • 清代词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分析书籍

相关查询

占春芳 垂丝海棠一株艳绝 占春芳二首 其二 题雪儿古装吹笛照 占春芳二首 其一 春燕 台城游/水调歌头 且坐令 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且坐令 叨叨令 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 石湖仙 岁暮寄子云 石湖仙 和青城室主见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发 撞头磕脑 酉字旁的字 国士无双 料取 乚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企迟 草字头的字 橐饘 高掌远跖 两点水的字 白首之心 包含记的成语 引首以望 燕居深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