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江南杂咏六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8:33:17

诗句

天水沦涟。

穿篱一只撅头船。

万灶炊烟都不起。

芒履。

落日捞虾水田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7

南乡子 江南杂咏六首 其一

原文展示:

天水沦涟。穿篱一只撅头船。万灶炊烟都不起。芒履。落日捞虾水田里。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与水面相连,波光粼粼。一只小船穿过篱笆走来,四周宁静,连炊烟也不见升起。穿着草鞋,夕阳洒下,水田里正忙着捞虾。


注释:

  • 天水沦涟:天与水相接,波光荡漾,描绘自然的和谐。
  • 撅头船:小船,形态独特,可能指船头翘起的样子。
  • 万灶炊烟都不起:形容周围宁静,家家户户的炊烟都没有,暗示人们在休息或不再忙碌。
  • 芒履:用芒草编织的草鞋,代表农村的朴素生活。
  • 落日捞虾:夕阳西下时,水田里正在捕捞虾,体现了农村生活的日常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宋代词风的影响,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一种淡雅的乡村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江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作者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黄昏,目睹了水乡的美景,心中生发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诗的开头“天水沦涟”,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水乡境地,天与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接着“小船穿篱”,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仿佛时间在这里流淌得格外缓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和谐。

“万灶炊烟都不起”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炊烟的缺失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清幽,似乎整个村庄都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时光。最后,通过“落日捞虾水田里”,不仅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劳动场景,更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与快乐。在夕阳的映照下,捞虾的农人似乎也成为了这幅画的点缀,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田园风光。

整首诗用词简洁却富有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美好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水沦涟:天与水相融,形成波光粼粼的美景,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2. 穿篱一只撅头船:描绘一只小船穿过篱笆,展现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
  3. 万灶炊烟都不起:周围宁静,暗示人们的生活节奏减缓,似乎进入了休息状态。
  4. 芒履:草鞋的穿着表现了农村人朴素生活的真实。
  5. 落日捞虾水田里:黄昏时分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和水比作一体,形成和谐美景。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船”、“炊烟”、“虾”等意象,传达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反映了诗人对简单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水: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和谐。
  • 撅头船: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
  • 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与温馨。
  • 芒履:体现朴素的生活态度。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水沦涟” 描述的是: A. 天空晴朗
    B. 天与水相连
    C. 水面波动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芒履”指的是: A. 鞋子
    B. 衣服
    C. 帽子
    D. 食物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宁静
    C. 激昂
    D. 忧郁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南乡子》更侧重于农村的宁静与简单生活,而《早发白帝城》则强调了出行的壮丽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查询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碧水舟山塔顶见易实甫、于晦若诸君题名 桃源忆故人 春闺 桃源忆故人 金钗涧上在秦邮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其二 桃源忆故人 其一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探的词语有哪些 称兄道弟 数奇命蹇 鼠字旁的字 躬先表率 弭谤 千里棹 杜门面壁 冰心一片 赌誓发愿 儿字旁的字 降致 包含维的词语有哪些 麸桃 香字旁的字 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