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2:50
施闰章的《舟中立秋》原文如下: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我已年老,害怕听到秋天的消息,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流逝。
阴云笼罩着岸边的草地,急促的雨水使小船在滩涂上摇摆不定。
时局动荡,诗文写得粗陋,军队的储备让我对未来感到忧愁。
如今饥荒频繁,面对丰收的西方田畴,只能靠着桨望去。
作者介绍:施闰章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清朝中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现实。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体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舟中立秋》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诗人以“垂老畏闻秋”引入,表达了对秋天的恐惧,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对未来的未知。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使得诗人对于自然的变化充满了惆怅。接着,阴云和急雨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自然环境对人内心的直接影响。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则从社会角度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失望和对个人困境的无奈。诗人在沉重的时局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注。
最后一句“倚棹望西畴”则是一个希望的象征,向西方的田地眺望,似乎在期待着丰收与安宁。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表现了对人生、时局、自然的复杂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垂老畏闻秋”意为:
A. 害怕老去
B. 害怕秋天的到来
C. 害怕听到秋天的消息
D. 害怕丰收
诗中提到的“急雨乱滩舟”表达的是:
A. 船在平静的水面上
B. 突然的暴风雨使船受到影响
C. 船在秋天的阳光下
D. 船顺风而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施闰章的《舟中立秋》都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春望》更多地表达了对亡国之痛的感慨,而《舟中立秋》则是对个人命运和自然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却都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与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