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1:59
游城南即事二首
作者:王安石
神奸变化久难知,
禹鼎由来更不疑。
螭魅合谋非一日,
太丘真复社亡迟。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实际上却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诗中提到的“神奸变化”指的是那些阴险狡诈的政治谋略,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禹鼎”是指古代贤明之君的象征,强调了对政权的信任。“螭魅”则是指邪恶之辈,暗指政敌或不良政治势力的合谋,显示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倡导新法,试图通过改革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创作背景:此首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北宋政治动荡、贪污腐败的时代,诗中传达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游城南即事二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复杂的政治局势,王安石通过对比古今,展现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神奸”和“螭魅”,不仅是对当时权臣和恶势力的控诉,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通过“禹鼎”这一象征,王安石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透过隐喻和象征,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最后一句“太丘真复社亡迟”,更是直指当时社会的沉沦,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平静下的暗潮汹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神奸”指的是:
A. 英雄人物
B. 阴险的奸臣
C. 普通百姓
D. 正义的使者
“禹鼎”象征着:
A. 国家安定
B. 战争
C. 个人财富
D. 诗人的情感
“太丘真复社亡迟”中“社”指的是:
A. 社区
B. 社交活动
C. 社团
D. 祭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安石的《游城南即事二首》,领悟其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