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01:07
爱客有感
作者:董嗣杲 〔宋代〕
在家最喜客,出外复过之。
相逢旅琐间,所恨力莫支。
迂旷胆相照,相顾何须期。
或者诮交泛,责我无藩篱。
我性得之天,怀抱更坦夷。
谤随爱憎兴,而我了不知。
义利界限分,我心石不移。
风月賸佳趣,未易以迹窥。
有吟莫辞和,有酒须共持。
古道已不怍,徒重旅心悲。
在家中我最喜欢接待客人,出门在外也常常想念他们。
在旅途琐碎的相遇中,最恨自己力不从心。
心胸广阔却能相照,彼此相视何必有期?
有的人可能会嘲讽我交友广泛,责怪我没有防范。
我性情天生如此,心态更加开阔平和。
流言蜚语随着爱憎起伏,而我对此毫不在意。
义与利的界限分明,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
风花雪月中还有美好的趣味,难以通过外表去看透。
有诗歌的就不要拒绝交流,有酒的就要一起分享。
古老的道理我不再羞愧,只是更加珍重旅途的心情。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兼擅诗文,主张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繁华,文人交游频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世俗流言的不在意。
《爱客有感》通过对待客人和友谊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表达了在家中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出门在外的思念之情,随后转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面对流言蜚语的态度。董嗣杲以“性得之天”表达了对自己性情的自信与坦然,显示出一种与世俗隔绝的洒脱。诗中对义与利的清晰界定,反映了诗人在交友上坚持的原则和立场。尤其是最后几句,强调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重要性,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础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以交友和人生哲学为主题,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俗流言的淡然,从而表现了一个豁达开朗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在家最喜客”的意思是:
A. 在家时不喜欢客人
B. 在家时最喜欢客人
C. 在家时只喜欢一个客人
“义利界限分”表达了什么?
A. 义与利的界限模糊
B. 义与利的界限清晰
C. 义与利无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爱客有感》这首诗的情感与思想。